瑞芳公有第二市場又名瑞芳美食街,而瑞芳美食街這個名號也使用卅年之久,並且打亮招牌,於2017.07.18正式更名為『瑞芳美食廣場』,為避免遊客混淆而將此處改名字,而此處改名字的過程,係由管委會開會,經投票以獲多數同意改名的,讓這塊用了廿多年的招牌,也重新更名為瑞芳美食廣場,而此空間目前與瑞芳第一市場(位瑞芳立體停車場旁),同為新北市政府經發局市場處管轄。
瑞芳美食廣場的一段歷史 原本此空間是條大馬路,在日本時代為東和炭礦運礦輕便道的一部份,原本民生街在日本昭和十二年(AD1937)的瑞芳市區計劃中,仍是規劃成12米寬的大馬路,由瑞芳火車站出來直通此處的吊橋,於此處的吊橋係為連接左岸至東和炭礦,於國民政府來臺後,東和炭礦雖有重啟,但煤礦礦源枯竭,也於民國50年(AD1961)在公所的規劃下,有了一處零售市場的設立,初期此空間有不少的外省阿伯也隨著國民政府來臺,部份也於此處開店,此市場的空間為一混雜式的市場,並不如現為熟食為主的美食廣場,而是真正傳統是的果菜肉品及熟食混雜的市場,隨著後來於民國81年(AD1992),由瑞芳鎮公所逐步的規劃下,將非熟食的果菜及肉品市場逐步的整合至現在的瑞芳第一市場,而瑞芳第二市場則為清一色的熟食市場,確立兩個公有市場的營運面向,隨著時間的代演進,瑞芳的礦業發展不再,而市區也逐步轉型為觀光的轉運站,不少從小吃到大的美食攤位,瞬間也都成為全國有名的名攤,於假日時在地人都得跟外地遊客競逐美食,瑞芳美食廣場的攤位,也以不變應萬變,堅持原有的味道以迎接在地人及旅人的到來。 瑞芳美食廣場的挑戰及未來 瑞芳市區雖非主要的觀光區域,但轉運著往來的旅人,每年都有超過500萬人次於瑞芳市區流動,前往黃金山城、鐵道礦村及濱海漁村,而位於中心點的瑞芳市區的美食廣場,不免因流動的人口帶來髒亂環保等問題,在近年來看到瑞芳美食廣場的管委會,都有在此著墨,在垃圾清理都有得到改善下值得肯定,但除了吸煙問題,雖有煙害防治法的通過,但仍因缺乏公權力而無法阻止,且未獲得相關單位協助下,此問題依舊不斷,不但傷了瑞芳美食廣場的形象,也重挫新北各級政府的威信,此部份仍希望瑞芳美食廣場的管委會及各級政府,應該要為了瑞芳的觀光形象作出努力,方能挑戰下個五十年。
後記 瑞芳美食廣場,承載了許多瑞芳人童年的美味至今,看到不少攤位都傳承著三代了,也希望在觀光化的瑞芳下,能讓這些美味繼續傳承下去。
|